首頁 > 骨科物理治療
五十肩顧名思義好發於中年,女性盛行率較高,研究顯示糖尿病和甲狀腺患者比起一般人高出10%-38%機率
大家都聽過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這是手部的正中神經(Median nerve)受到壓迫產生神經性症狀,而在足部也有類似的問題,叫做跗骨隧道症候群
腋窩後側有一群一起工作的朋友,各自負責不同方向的動作,對於肩胛穩定各自擔任了不同的角色,這些肌肉包含了:三頭肌的肌腱、大小圓肌、肩胛下肌、脊下肌、闊背肌、前鋸肌等等
許多人在頸椎、胸椎交界的位置突出了一包,這個可能會帶來許多症狀的姿勢,不知曾幾何時被冠上了「富貴包」這個尊榮的名詞
退化性髖關節炎是相當常見的退化性疾病,特別以中老年人及停經後的婦女更為常見,症狀初期有時只是覺得關節卡卡或有些酸痛、休息過後就會好,但在此時可能就是退化的初期了
足弓會受到小腿(脛骨)的動作產生高低變化,脛骨往後/往外轉/往外移的時候足弓會變高;脛骨往前/往內轉/往內移的時候足弓會變低。
前十字韌帶的功能主要是避免脛骨向前位移,肌肉產生脛骨向前的拉力會使前十字韌帶的壓力變大;而能讓脛骨向後的肌肉可以協助前十字韌帶的穩定。
了解自己足弓靜態的狀況之後,這週跟大家介紹動作的時候足踝會發生的動作:內旋 (pronation)與外旋 (supination)。
媽媽手是許多新手父母、或是長年使用手腕及大拇指工作者常見的疾患,主要是伸拇短肌和外展拇長肌過度使用造成發炎,我們這次特別介紹媽媽手的簡單檢測方式、和自我按摩的方法
尖峰夾擠症候群是相當常見的肩部疾患,尤其在常常用手(尤其是舉高過頭)的工作者身上更是常見
溫度不斷下滑,你是不是越來越少運動外出走走,有幾天沒有見到太陽了呢?
骨質疏鬆症在老年人身上十分常見,尤其是停經後或體重過輕的婦女尤其常見,通常比較常見的定量超音波骨密儀器可以當作篩檢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