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練腿要練髖

常常看到老人家彎腰駝背、腿腳無力,隨著年齡漸長,背一直愈來愈彎、膝蓋也愈打不直。除了直觀上,大腿無力就要練大腿之外,髖關節的重要性卻常常被忽略。髖關節在維持姿態上扮演什麼角色呢?這要從我們維持直立的三大承重肌群介紹起。

 

下肢直立三大承重肌群

 

髖關節伸直肌群:

相較於軀幹,將髖關節打直、或向後伸直的肌群,例:臀肌、腿後肌...等。

膝關節伸直肌群:

將膝蓋伸直的肌群,例:股四頭肌。

踝關節蹠屈肌群:

將腳板往下踩、或腳板踩地的肌群。例:小腿肌群(腓腸肌、比目魚肌...等)。

 

我們今天主要要討論的,是髖關節伸直肌群,髖關節主要負責將上半身挺立起來,髖關節打不直,上半身就無法站直,重心會一直落在身體的前方,如此站姿會容易讓身體向前傾斜,或是避免跌倒而一直小碎步向前衝,如果這時絆倒一個小石頭或是一個小縫隙,就會容易跌倒,因此老人家的站姿要練習讓髖關節伸直、重心向後放,是很重要的。髖關節打不直的原因,一般可以分為被動和主動因素。

 

被動因素:

跟關節角度的問題相關,有可能是來自於關節退化、韌帶僵硬、肌肉筋膜緊繃… 等。要改善這方面的問題,可以作各方向的伸展運動、徒手放鬆關節筋膜、按摩來著手。

 

主動因素:

跟能主動收縮的因素相關,例如臀肌肌力不足、神經壓迫導致肌肉萎縮、動作模式不良…等。這方面的問題從最基礎的肌力訓練、筋膜活動、到動態的各方向平衡訓練,都可能需要一起進行。

 

除了上述前後方向的重心問題之外,髖關節也同時負責了橫向及旋轉的姿勢穩定,當我們在行走踏步時,每走一步,就是一個短暫快速的單腳站及重心轉換的過程,這個方向的力量或動作控制不足時,會讓行走平衡不穩,同時動作會顯得僵硬沒有彈性,走起路來有可能就會像是硬梆梆的木板、或像腳開開的鴨子一樣。

 

老人練髖怎麼練?

打開髖關節角度

向前/向側邊抬腿:

將椅子放在前側或是外側,盡量保持身體體直立,再將腿放在椅子上,想像脊椎向上延伸、保持呼吸,並在呼吸時漸漸感受到髖關節的後側、內側漸漸放鬆。

弓箭步伸展:

小腹微收,前後腳踏開,不需踏得很大步,但必須讓你的骨盆維持正中甚至稍微後傾,感受後腳的髖關節前側有被伸展到的感覺。

 

加強髖關節肌群肌力

架橋運動:

躺在床上、雙腳彎曲,保持脊椎正中,將臀肌收緊之後,向上抬起。

側抬腿:

側躺在床上,收小腹保持脊椎正中,上腳打直,並向後向上將腳抬起。

 

動態站立平衡訓練

單腳站抬骨盆:

先單腳站,再將懸空腳的骨盆向上抬起,可以上下移動,重點是站立腳的骨盆外側要感受到用力的感覺。

單腳站轉動髖關節:

先單腳站,保持穩定後,將上半身向左右旋轉,藉以建立旋轉時的動態平衡。

 

 

我們專長於應用運動治療,

加以改善慢性疼痛,以及幫助衰弱長者增肌防跌

如果需要我們的服務,請與我們聯絡:

★本場所為全預約制,敬請事前預約,如有任何疑問,歡迎您與我們聯絡

預約line ID:http://bit.ly/嘉人line

預約電話:(02) 2219-029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