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肩關節夾擠症候群 ?】

【什麼是肩關節夾擠症候群 ?】

 

 

什麼是肩關節夾擠症候群呢?

 

首先跟大家說明,夾擠是指軟組織受到骨骼的撞擊導致撕裂或受傷。而肩膀在活動時,肱骨頭和肩胛夾擠到了旋轉肌腱(棘上肌),產生旋轉肌病變和滑液囊發炎,稱之為肩關節夾擠症候群。

 

 

常發生族群:

 

進行手臂高舉過頭或高負重的活動,例如籃球、棒球、排球、游泳、重訓……;然而現今社會卻有非常多的上班族,明明長時間坐在電腦桌前,也因為肩關節夾擠的問題前來就診,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肩關節夾擠症候群形成原因:

 

一、旋轉肌因老化、反覆使用、過度負重…等,導致血液供應異常而發炎。

二、周邊組織退化導致結構異常產生夾擠。

三、肩峰弓解剖異常(過尖),使棘上肌肌腱受到夾擠。

四、肩關節動作控制異常(臨床上較常見)。

五、肩關節重複性傷害。

六、外傷。

 

 

原發性夾擠 VS 次發性夾擠

肩關節夾擠又分為原發性及次發性原因,怎麼區分 ?

 

原發性

1.常見於年齡大於40歲以上,因旋轉肌退化或周圍組織老化形成夾擠。

2.棒球選手在投擲時,手臂後伸使棘上肌/棘下肌和後上側關節唇受到夾擠。

 

次發性 => 動作控制不佳而夾到

1.發生多為15~35歲的年輕人,因肩胛周邊肌力失衡導致活動時肌肉發力順序 不當…等原因,導致旋轉肌群受到夾擠。(舉例來說,當手臂外展時,主要出力肌肉為三角肌和棘上肌,三角肌負責將肱骨頭向上產生力矩,而棘上肌則負責帶動肱骨頭向下順著關節盂產生滑動,當兩者發力時機不對或張力不平衡時則容易使肱骨頭撞擊到棘上肌而產生夾擠。)

2.長時間久坐、坐姿不佳,使胸椎呈現過度後凸(Kyphosis),俗稱駝背,也容易造成肩關節夾擠,因為肩胛骨是順著胸廓滑動的,當胸椎過度後凸,會使得肩胛呈現前傾(Anterior tilt)和向下旋(Downward rotation),亦容易造成肩關節在舉高時和肩峰下空間撞擊,這也是為什麼上班族常常面臨肩夾擠症候群的原因。

3.外力撞擊導致肩關節脫臼或周邊組織受傷,也會使肌力失衡或關節不穩定而發生次發性夾擠。

 

 

肩膀痛舉不起來就是五十肩 ?

 

臨床上簡單分辨五十肩和肩關節夾擠的方式為盂肱關節疼痛 (Painful arc),當肩關節在進行外展時,肩峰下空間若發生夾擠,患者會在60度~120度發生疼痛,超過120度疼痛感會消失,而舉手至170度~180度時產生疼痛,則可能為肩峰鎖骨關節的問題。

五十肩的病人因為是關節囊沾黏,所以無法像夾擠症候群的患者忍痛後能將手舉高,而是呈現關節囊受限模式(外轉-外展-內轉),例如做舉手投降或梳頭髮的動作是做不出來的。

 

 

 

我們專長於應用運動治療,

加以改善慢性疼痛,以及幫助衰弱長者增肌防跌

如果需要我們的服務,請與我們聯絡:

★本場所為全預約制,敬請事前預約,如有任何疑問,歡迎您與我們聯絡

預約line ID:http://bit.ly/嘉人line

預約電話:(02) 2219-0299

TOP